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 详情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明代-王守仁)

  • 作者:小蝶
  • 2023-06-12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
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赏析: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表达了什么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送董性状与阮宅既发》、《送齐升与终夏归极》是一组描述王守仁诸门人送别好友离开的诗歌。这组诗歌从整体上表达了王守仁和他门下学生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他们不畏艰险、海内外相互扶持、求索真理的不屈精神。

首先,诗歌描述了送行的情景,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在《送齐升与终夏归极》中,诗人写道:“春莺犹惜别离时,一别功名几时会?岂是交情天上见,终须一见泪纵垂。”这里面包含了对别离时的悲伤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同时,诗歌中体现了王守仁的门下学生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师生之间的感动,比如《送董性状与阮宅既发》中写到:“归来诏下看齐镜,柏榻中收植树姿。君今拨作东风去,道路论文谁避之?”在这里,诗人写得非常细腻,展现了学生们为好友离开而感到的伤痛和对其未来道路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情。这样的情感表达令人感动,也向人们传递出对于真正的人际关系的珍视。

同时,从这两首诗歌中还可以看出王守仁和他门下学生们那种不畏艰险、海内外相互扶持、求索真理的不屈精神。在《送董性状与阮宅既发》中,诗人写到:“迢迢乃至秦川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女颜如玉,何处得同人共枕?牛渚西江月背山,幽闺梦后度重关。芳草茵茵送客思,万分憔悴归来骖。”这里描述的是他们为了前往中原而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的情景。在此情境下,靠着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旅程。这一点反映出了那个时代许多旅行者所追求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探索的激情。

综合而言,《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是一组情感丰富、气息真挚、充满人文理念的诗歌。正是这些诗句,不仅抒发了诗人和他门下学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更凸显了他们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反映出明代文人注重人际情感,并渴望以诗歌传递自己的责任和理想。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有什么含义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从形式入手剖析

明代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曾经有很多门徒和弟子。其中,这首《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记录了王守仁的多位门人在送别他离开的时候所作的两首诗歌。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是由王守仁的门人们所作的,其中一个是由四人合作,另一个则是由三人合作。

这两首诗表达了门人们对王守仁的感激之情和对他所传授的思想精髓的崇敬和追随。首先,这两首诗都充满了对王守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从而彰显了王守仁在这些门人心中的重要性。其次,这两首诗所使用的词汇和句式也反映了这些门人们所受的王守仁文化影响及其对其思想的理解和领悟。最后,这两首诗歌的共同主题是对王守仁思想的传承和继承。正因为如此,这两首诗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现的一个重要节点,传承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总之,《送至龙里道中二首》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明代儒学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从形式入手剖析这两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守仁儒学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当今时代,阅读这首诗也可以对我们推广儒家思想做出一定的贡献。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抒发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和道义上的承诺。

王守仁是明代儒学大师,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诸门弟子们集体送他前往龙里山。这次送行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道义上的承诺,他的门徒们认为必须要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他的敬重与感激。于是他的诸门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到了离去之地。

在这首《送王先生自龙里上书中》中,弟子们表达了他们为王守仁的离去悲伤的情感。在唐宋八大家之一陆游评论中,他说:“一派离情点发,谁不泪散衣襟?”这句话道出了门徒们的内心感受。他们深知王守仁是他们的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的启蒙先知。“眷性永此咏,惟思斯人艰。”这段话倾诉了门徒们对于王守仁离去的无限惆怅之情。

此外,在《送王先生下山中一首》中,诸门弟子们则表达了自己对于王守仁人格和思想的赞赏。门徒们把王守仁看作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学者,他的思想贡献不仅仅被后代学者所赞赏,更是被他的门徒们所怀念和推崇。“存心万代传,蒙范庸异眷。”这句话彰显了弟子们对于王守仁思想的认可和铭记。

总之,“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这两首诗是诸门弟子们在明师离开的时刻所发出的情感和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和道义上的承诺,更是成为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遗产和思想传承。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哪里表达了送别,组诗,惜别之情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怀远和清晏

明代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对于理学朝廷化的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在文学创作方面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一生中积累了许多门徒和弟子,这些人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王守仁的悉心指导,也在生活上交往密切,并对于当时的形势和社会持有共同的看法。在《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中,表达了送别、组诗和惜别之情,从而表达了王守仁和他的门人之间情感深厚的关系。

首先,这篇文章表达了送别的情感。送别是人们在离别时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第一首诗《怀远》中,诗人用动人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婉惜之情。他写道:“春风能越万峰时,水莲应送五湖辞。玉壶遣归山北月,仙鹤远别云南啼。”通过描写春风、万峰、水莲、玉壶、仙鹤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门徒离去的不舍之情。在第二首诗《清晏》中,诗人抒发了与门徒分别时的痛苦和 sentiment:“咫尺云泥已断绝,山岳巍峨见万重。万物复春倚桃李,异乡恍惚梦凤凰。”作者的痛苦之情不仅由于门徒与他的距离,还由于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他也表达了知音难觅和珍贵的友谊。

其次,这篇文章组诗表达了作者对门徒和友谊的崇敬之情。组诗是表达情感的一种精妙方式,它可以令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怀远》中,诗人描述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深切的感情。他写道:“苏小軛思远客,不晓前心此所颇。如尽难归重见面,相逢云水意难多。”并表示自己愿意在今后追寻更深的思想境界。在第二首诗《清晏》中,作者更多地表达了对于友谊的敬仰和珍视。诗人写道:“吾师往事属仙球,得之大道怀贤愤。今夕自怜青玉案,岂知文骚怨夜钟。” 作者在写诗中深加反思,更是对师长严肃的思慕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关注。

最后,这篇文章表达了惜别之情。惜别是我们在离别时对往事、对相处的人和时光的感慨。在《怀远》中,诗人感叹离别的情怀:“相逢未得应难再,更喜离情岂一来。爱惜前途犹不敢,今宵月下话长埫。” 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于离别的不舍。在第二首诗《清晏》中,作者继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表达了他对于门徒及友谊之珍视:“明灭昨宵重梦深,人生正始惜桑榆。”

总之,《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表达了送别、组诗和惜别之情,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到王守仁和他的门徒之间的教师和学生之情,以及他们深厚的友谊和留下的价值。这两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至高无上,而且在情感上是永恒的。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名句: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译文: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的汉语译文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离别相思》。作者描述了在蹊路高低入乱山的情景下,诸贤相送,而他却愧于不堪重负的离别之情。他感觉溪云压帽,轻抚鬓斑,同时风雪吹衣,使他倍感忧郁。在花烛夜堂中,他和他的朋友交谈,晚秋时节,桂枝秋殿萧索,而他们却在互相攀谈中找到了安慰。尽管别离之情如此深沉,但作者仍不打算写下言辞恳切的书信或礼物,因为他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这些物质的东西。当雪花填满山城和漫天飘落时,他的心神不知所措,思绪万千。回到家中后,他还是觉得空虚寂寞。对于自己在陈日时的行为感到愧疚,而思念自己在宋年时的过去。他没有机会和朋友们共享酒宴的欢乐,也没有机会写信传递他的情感,但他相信明天他们依然会心灵相通,只是别离在中间。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的含义

这是一首描述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诗歌。诗人在蹊路崎岖、山峰陡峭的情况下,感到诸贤相送之举实在是令他惭愧。溪云压帽和风雪吹衣更是让他感到忧伤和凄凉。尽管在花烛夜堂和桂枝秋殿里,诗人依旧难掩相思之情,而不作勤书礼,他的离别之言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离别时,归心别意让他感到茫然无措。在他回到家门时,他感到愧疚的不是从陈日和过去的岁月,而是他无法忘怀的相思之情。

诗人凭空相思,无法同一茶壶中的热度。即便写下了缄书,却也只能由知音之士代为传递。诗人也无法借着酒兴交流相思之情,只能凭着心中的灯笼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分离的日子里,诗人依旧对未来怀有期待,在明天将来,相思之情让他依然带着陇山的烟雨,依旧是他的精神食粮。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的翻译

Translation

The winding path rises and falls among the mountains, and the wise men accompanying each other feel ashamed. The mist hangs over the creek, weighing heavily on the hat, and the wind and snow blow the clothes, leaving marks on the temples. At night in the fragrant chamber adorned with flowers and candles, they talk together, and eager to ascend the lofty hall decorated with cassia branches in autumn. The longing for each other needs not be expressed through formalities and rituals, as their parting words will remain firmly fixed in their memories. Covered in snow, the city nestling in the mountains is hard to discern upon their departing. Their thoughts are entangled in conflicting emotions of returning and leaving. As they sing their farewells, they feel embarrassed for having left Chen on such a day, and dream of re-living the youthfulnes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wine and cup, unfortunately, were unable to accompany their last evening together, while letters were sent through migrating geese before the turn of spring. There's no need to apologize for burning the midnight oil while waiting for the other's arrival, as tomorrow's reunion, which sends messages through the smog, will allay all fears and revive their hopes.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旅行者艰难的旅程和离别之后的相思之情。文章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他走过的蹊路高低入乱山,被诸贤相送耻于关口。他穿越崇山峻岭,途中风雪吹打着他的衣着和头发,让他倍感压重和愁绪纠结,然而他依旧没有放弃。夜晚他在花烛夜堂和桂枝秋殿里追思往事,听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悲伤的离别却实在让他难以割舍。最后他在雪山城入暮关时走回家,离别的心情和相思之情此刻同是茫然。他决定在通往天堂的阶梯上默默坚持,等待清明的日子再相遇,而不再羁绊于时间和空间之限。

“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汉语译文

王守仁沿着崎岖的道路穿越乱山,众多贤士相送他感到愧疚。溪云笼罩着他的帽子,重重的愁苦萦绕在他的心头。风雪吹拂着他的衣衫,让他的白发更加斑白。在花烛夜堂里,他和朋友们共同聊天畅饮;在桂枝秋殿里,他攀登高峰,聆听圣贤之言。他不会向人发送勤奋的信仰礼,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相思之情。离别之后,他的话语仍萦绕在人的心头。穿过雪崩而来到山城,在归心和别意之间他的思绪茫然。他感到愧疚,因为他在陈日和宋年两次逃离责任。樽中的酒无法同他一起度过岁末的夜晚,但他发出的信也会在春天前被信鸽送到。请不要拒绝我熬夜的请求,明天我们隔着陇山的烟雾续写我们的思念之情。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注释: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的注释

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代表,被誉为“后儒先王”。而他的门人则是王守仁思想传承的代表,他们都是具有相当学识和人品的人物。在明代,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使得王守仁的门人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中,文中讲到的“明代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是指王守仁和他的门人,为一位友人送行,而在道中写下的两首送别诗歌。这些诗歌流传至今,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首诗:“深林净土,独山幽径,此去生涯总自由。佳节谁不留连,行歌夜泪吐嘘。”

这首诗歌流畅悠扬,描述了旅行者所要前往的地方——深林净土和独山幽径的美丽景色。旅人的人生旅程是自由的,而在这些美景的陪伴下,旅人感到无比的留恋。在最后两句话中,旅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感受,唱着歌曲,嘴中却不由自主流出泪水,情不自禁地叹息。

第二首诗:“踏花游赏,轻罗酌酒,遗我一席幽梦。明日晓行兼程,又值离魂寂寞。”

这首诗句意境开阔,描绘出旅人行走于花间、品尝着美酒。这位旅人留下了一席幽梦,希望能够借此让送别之后的人们想起他的存在。而最后一句话中,用“离魂寂寞”来形容离别后的情感,表达了旅人对于离别的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两首送别诗歌,表达了王守仁门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尽感慨和思绪。这也让我们体会到,明代王守仁的思想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还流淌在了王守仁门人的血液里。而这种思想信仰,被一代代人们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23-06-26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

2023-06-23

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永迢迢。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

2023-06-23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 ...

2023-06-23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

2023-06-23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2023-06-22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2023-06-21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023-06-19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23-06-1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3-06-19

声明: 本站《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由"要不负众望"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