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 详情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宋代-苏轼)

  • 作者:饿狼
  • 2023-06-20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 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 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 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 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 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赏析: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表达了什么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一篇传承经典的文化表达

宋代文学家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文学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除了文学作品,苏轼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其中,他的一篇奏议《进御札子》备受关注。而后来,他还乞校正陆贽的奏议,这一举动更是让人深思。

苏轼的奏议《进御札子》是一篇请求皇帝令官员办理政务的文章,这篇奏议中,苏轼先是对孝宗皇帝进行了赞美,接下来提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最后又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途径。虽然这篇奏议通篇标准,但是和其他奏议不同的是,它有着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

而苏轼乞校正陆贽的奏议,则更加突显了苏轼的文化修养和对经典的重视。陆贽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状元和文学家,在此后的历史上他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典范。苏轼对陆贽的奏议进行乞校正,就体现了苏轼对传统经典的崇敬和敬畏之心。通过这样的乞校,苏轼希望能够让陆贽的奏议更加准确、完整地传承下去。

从苏轼的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出色的文化表达。苏轼在政治领域和文学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他的篇篇文章中都可以看到他对经典文化的挚爱和传承。虽然时代在变,但是苏轼的文化价值观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向苏轼学习,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有什么含义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有什么含义

在宋代,文人雅士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品味和修养是十分注重的,他们不仅要求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还要关注周围人的作品及文化修养,以达到高雅美学的境界。其中,苏轼作为文坛上的泰山北斗,不仅自己的作品声名远播,更在他人的作品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事情。

陆贽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文学家和大臣,他的奏议进御札子极受官方的赞誉和肯定。然而,苏轼在阅读此文后,发现其中有一处用词不当的痕迹,便写信给陆贽,请求将此处改正。陆贽得知后十分感激,对苏轼的学识和修养赞叹不已。苏轼的慷慨纠错,代表了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和深厚文化底蕴,这种精神和气度是人们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行为,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高雅文化底蕴。苏轼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精益求精,更关注周围人的文化修养和作品品味,这种文化底蕴和气度是文人雅士所需追求的。

二、坚持正确学术态度。苏轼的乞校正,代表了他对于学术研究和正确用词的坚持,体现了他对于学术和写作的认真态度。

三、传承文化精神。苏轼的行为,代表了一个文化精神的传承,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不断的学习、修行和纠错,文人雅士们可以传承优秀的文化精神,推动时代的进步。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抒发了什么感情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抒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和忧虑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生于北宋初年,逝于南宋初年。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在他的著作中,有一篇文章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那就是《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给当时的朝廷,要求对某些奏议进行纠正的信件。陆贽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他所提出的进御札子被皇帝采纳,但苏轼却认为这个决策是有问题的。他在信中指出了陆贽的错误,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和忧虑。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该属于百姓,而不是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手中。他还提出了要通过制定更加公平、公正的法律来保障百姓的利益。苏轼的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价值。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关注和责任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真正关心国家和人民的政治家。他通过自己的笔端,为历史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财富,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总之,苏轼的《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不仅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政治文章,更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的关怀,也可以看到他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独到见解,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学习。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哪里表达了古文观止之情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探究古文观止之情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世人推崇。宋代时期,苏轼曾经送给陆贽一份奏议进御的札子,此札子经过陆贽的修改后得以呈上皇帝,然而陆贽在修改此札子时却有所不妥,苏轼为了达到修饰文章、讲究句法、语言表达的目的,于是乞请陆贽校正。这便是《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所反映的情况。

从这个札子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流露的“古文观止”之情。古文观止是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体,其含义是指文章的思想深邃、表达精准,语言清新、意蕴深刻,文笔独特、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苏轼此次乞校正实际上也是想要表达出自己追求“古文观止”的心情。

苏轼在此札子中的文字一直到他将其呈上皇帝的时候,样式已经很完美了,但苏轼还是不满意其中某些细节的处理和修饰。于是,他在面对上级审阅的情况下,还要求陆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次修改。这本身就说明了苏轼追求古文观止的心境,他很清楚自己的札子还有提升空间,所以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初稿,而是让陆贽进行了修改。

更重要的是,苏轼乞校正,其实还体现了他对于地位和名誉的追求。在宋朝时期,权威必须以文学成就为依托。苏轼之所以乞求陆贽进行修改,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文章质量,以求得到更高的地位和名誉,显示出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实力,并提高自己在朝中的政治地位。

总的来说,《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表达了古文观止之情,这股情感渗透于苏轼的文章里,也浸淫在他的求校情中。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刻理解苏轼的追求和心境,体验悠久历史中的文学魅力。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名句:

心欲言而口不逮。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译文: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的汉语译文

臣等虽然才识有限,但是却一直在学习。圣明天赐,学问日新。我们才华有限,但学问无穷,想要说而口齿不清,感到愧疚,不知所措。我认为忠臣效力于君主,就好比医生用药一样,药虽然在医生的手中,但是方药大多来自先贤。如果已经在世间行得通,就不必偏执于自己的意见。我看到唐代宰相陆贽,才华出众,是一位帝王的老师。他的言论深刻,不离道德。他的智慧像子房一样,文笔卓越,辩才无疏,上能贴近天子的心意,下能通达天下百姓的心愿。但是他很不幸,没有得到时运的青睐。德宗以苛刻著名,贽却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忌为术,贽则劝说他信任诚实;德宗喜欢用兵,贽则以消兵为先;德宗喜欢聚宝,贽则以散财为急。治理人才,听取言论,治理边疆和驾驭军队,自我反省以赢得民心,改变错误以适应天道,排除小人以消除民众疾苦,珍视名器以待有功,这些方面,贽的经验丰富,根本不能一一列出。他的话可以说明,进口中苦上磨的乐石,而针对恶性病变的膏药。如果德宗能够听取他的建议,唐朝的情况就可以得到复苏。每次从西阁退回,我们私下里总是在互相交流,因为我们知道陛下高明,肯定会赞赏贽的建议。但是如果圣贤相互契合,就像当年我们的主宰一样,这是最好的。古代的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都非常值得学习和治理。但是因为圣言太过深奥,末学支离。如果不像贽的论述那样明了,那就好像山海那样崇深,难以用一两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像贽的论述就像是聚集了古今中外的精英,是治理乱世的龟鉴。我们想呈递他的建言,稍加校正后,希望陛下将之置于书桌之旁,像看待贽一样,反复熟读。必然可以发挥出高尚的治理性格,取得治理功绩。我们没有什么能力,只能奉献我们区区之意,献策献言。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的含义

这篇文章是一封臣子致信皇帝的建议信,他们自谦才浅,但是认为学问的更新和进步需要不断地借鉴古人并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他们提到了唐朝宰相陆贽,认为他既有宏观的治国思路,又有细致的治国方法,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臣子们希望皇帝善加利用陆贽的言论和思想,使得中国的治理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认为陆贽的观点比较易于理解和实施,能够成为值得推崇的治国理念。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学问的研究需要集古人之大成,但也要注重对时代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兼顾理论和实践。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的翻译

Title: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From Historical Figures and the Example of Chancellor Lu Qi

As humble officials, we are aware of our limited abilities and the vastness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required in serving our country. We often feel inadequate to express our thoughts and ideas, but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never stops. We are at the mercy of the wise rulers who guide us, and we need to constantly adapt and update our skills and knowledge.

As loyal subjects, we believe that our duty is to serve and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 in any way possible. This is akin to the role of a doctor who administers medicine to the patient. However, the medicine already exists, and we need to rely on the wisdom and experience of our predecessors to guide us. The example of Chancellor Lu Q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illustrates this point perfectly.

Chancellor Lu Qi was an accomplished scholar and advisor to the emperor. He was well-versed in both practical matters and ethical principles, combining his intelligence and eloquence to influence the royal court. He advised Emperor Dezong with loyalty and honesty,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empire.

Unfortunately, Chancellor Lu's advice was not always heeded, and he faced opposition from those who favored a different approach. Emperor Dezong often disregarded his counsel and pursued his own agenda, leading to some disastrous outcomes for the empire. However, Chancellor Lu's legacy lives on, and his wisdom continues to inspire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and leaders.

We should strive to learn from the example of Chancellor Lu Qi and other historical figure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our civilization. Their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serve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inspiration for those who seek to understand the past and shape the future. The works of the Six Classics, the Three Histories, and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ain profound wisdom and perspectives that can help us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modern life.

However, the sheer volume and diversity of these works can be overwhelming, and we need guidance in selecting the most relevant and applicable ideas. Chancellor Lu Qi's legacy is a testament to the value of sifting through the vast body of knowledge and selecting the most pertinent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By studying his works and applying his principles, we can become more effective and enlightened members of society.

We urge our rulers to take heed of the wisdom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consider the contributions of historical figures like Chancellor Lu Qi. Their ideas and perspectives can help us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our time and build a better future for our country. We offer our humble services and promise to continue our pursuit of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in the hopes of contributing to the greatness of our civilization.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什么意思

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唐代名臣陆贽的才能和贡献,以及建议皇帝多借鉴他的理论来治理国家。文章中提到,陆贽深谙治国之道,能言善辩,同时将道德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提出许多可行的方案。但由于当时的皇帝不善用人和听取忠言,使得陆贽所提议论多未能得到实行,导致国家治理不善。因此,文章建议皇帝应该多借鉴陆贽的理论,以期能改善国家状况,发扬圣明之治。

“苏轼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汉语译文

唐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和其他臣子自我批评称自己的才能有限,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效忠于君王就像医生使用药物一样,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应当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他们举例唐代宰相陆贽的才华及为人重道的品德,认为他是一个被时代所忽视的伟大人物,他的智慧和谏言可以为时代所用。苏轼等人谈到他的议论深刻,言语中不失道德。他与子房一样聪明,与贾谊一样善辩。他能使君王的心意达到正确之处,也能使群众的愿望得到满足。苏轼等人希望君王能够遵从这些智慧,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益。他们倡导君王与陆贽一样珍视这些言论,并在座位旁读取这些观点。他们相信君王的明智将导致卓越的治理功绩。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注释: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注释

宋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注释

陆贽是北宋初年的名臣,曾任太子中允、中书舍人等职务。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是当时的重要人物之一。陆贽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是苏轼的老师。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一直广受欣赏,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与他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老师陆贽,是他在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对苏轼的文学成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代,皇帝每年进驾前会给予受封大臣进御札子,这被认为是一件很重要的仪式。在这种情况下,陆贽提出了一份奏议,为了让这份奏议更加完美,苏轼向他请教,希望能够校对这份奏议的内容。

陆贽的奏议内容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问题,包括如何处理官员贪污受贿的问题,如何保障民生,如何发展经济等。苏轼认真地审阅了这份奏议,对其中的一些部分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他认为,这份奏议需要更好地体现节俭和廉洁的政治风尚,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民生和民族团结。苏轼的修改,使得这份奏议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历史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也成为了苏轼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力的一个典型例证。苏轼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才能和追求,对后人的鉴戒和启示都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 ...

2023-06-28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坟,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 ...

2023-06-28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 ...

2023-06-28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 ...

2023-06-28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 ...

2023-06-27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 ...

2023-06-27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 ...

2023-06-23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 ...

2023-06-23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 ...

2023-06-23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 ...

2023-06-20

声明: 本站《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由"夏醉浅梦"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