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 详情

渔家傲·寄仲高(宋代-陆游)

  • 作者:大闷头
  • 2023-06-26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渔家傲·寄仲高》赏析: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表达了什么

宋代文学巨匠陆游的诗作《渔家傲·寄仲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一一解析。

首先,诗中“渔家傲”这一标题,便是表明了陆游乐天派的人生观。他不以财富名位为追求,而是寄情于自然,享受人生乐趣。

其次,诗中表达了他的乐观积极态度。他的人生观使他看到了人生短暂,不值得为过去或者未来的烦恼而耗费精力,而应该享受当下,即使风雨如晦也要前行,不存畏惧和退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明他不畏惧岁月的流逝,视寂寞孤独为一种美好生活状态。

最后,诗中还表现了陆游的豁达胸襟和愿意见贤思齐的品质。他向友人仲高赠送这首诗,也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说,他心中早已知有贤人相扶助,不会因为路途艰辛而垂头丧气。

综上所述,《渔家傲·寄仲高》诗歌主要表达了陆游的人生观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和心态。这首诗也为后世流传下一种豁达豪放、豪情壮志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有什么含义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寄托守志之情

《宋词三百首》中的《渔家傲·寄仲高》,是陆游创作的神仙词篇之一。这首词展现了陆游坚定不移的守志信念,也是表达了一种自我超越和自我净化的情感。

词的开篇“乡心新岁切”意味着陆游思乡之情,他期盼着重返家乡与至亲朋友们团聚。然而,与此同时,他又沉浸在自己的守志之中。在他眼中,追求个人目标和理想大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词的中间部分“孤艇千里江皋夜,病树前头万木疏。”让人感觉到一种孤独和艰辛之情,借用江水之喻来涵盖世间种种变迁,一方面诠释了人生茫茫的旅程与波折,一方面又体现了“不易沦为浮躁之人”的态度。词的结尾部分“长夜悠悠,梦里难寻你,梧桐外,又是黄昏雨。”则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陆游放下浮躁之心,心随风起飞,追逐自由,追逐理想。

总之,陆游《渔家傲·寄仲高》通过轻盈悠悠的音调和意味悠远的词句,表达了他对自己坚守信念、追求理想的向往,也是对于自己人生精神修养的一种宣示。这首词激发了许多人的人生信仰和道路选择,启发了无数人砥砺前行,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追寻自我,激情奋发,为美好人生而努力。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抒发了什么感情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广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其中,《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这首诗,被誉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它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令人感叹其深情厚谊。

首先,从诗歌的题目上来看,“宋代陆游渔家傲”这个名称本身已经表达了诗人自豪和自信的心态。他通过自己的家庭背景,表达出对乡村生活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接下来,诗歌中的“寄仲高”则抒发了诗人对一位好友的思念之情。这位好友不知名,也不清楚和陆游的关系,但是对于陆游来说,这位好友已经成为了他重要的精神寄托。诗中写到:“我生口不论,白首独目送”,表达了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诗人在此用“白首独目送”一词来形容和好友的分别,表达了自己永远不忘友情的决心和祝愿。

最后,从整首诗的情感氛围来看,诗歌表达了一种深沉、坚定而又充满温情的感情。在古代社会,知识分子们大都孤独寂寞,而友情却是他们心灵的寄托。陆游也是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友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不仅珍视友情,更笃信其重要性。

总之,诗歌《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这样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和艺术的价值,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和文化精神。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哪里表达了怀人,思乡,抒怀,感慨之情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哪里表达了怀人,思乡,抒怀,感慨之情

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陆游以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他人生经历丰富,作品深情、富有思考和哲理性。其中,《渔家傲·寄仲高》堪称一篇经典之作,表达了怀人、思乡、抒怀、感慨之情。

首先,陆游在这篇诗中表达了怀人之情。他对一位名为仲高的朋友的想念和思念,溢于言表。诗中写道:“记得君山,时见潇湘滨。触目山河破,泪如满箧淋。”这表明陆游对仲高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在万千思念之中,将仲高视为自己的知音。这种怀人之情,无论时空,始终不变。

其次,陆游在这篇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渔家傲·寄仲高》这篇诗的背景,是陆游在离家多年后回到故乡所写。在诗中,他对故园的怀念之情,更是无法遏制。诗中写道:“小阁南窗杏子香,心困黄昏,叶下清泉长。”这表明他对故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感情。这种思乡之情,深深地渗透在陆游的内心深处。

第三,陆游在这篇诗中抒发了心中的感慨之情。他借助这篇诗歌,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岁月更迭的感慨之情。诗中写道:“泪眼倦舟看峰岫,恨天残月听松树。”这表明他对于时光流转的不舍之情。这种感慨之情,折射了陆游作为一个文人的洞见和深刻思考。

总之,《渔家傲·寄仲高》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精彩之处在于其表达了怀人、思乡、抒怀、感慨等多重情感,构成了一幅婉约而深沉的画卷。宋代的文化环境塑造了陆游这样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而他所写的这篇诗,又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佳作,《渔家傲·寄仲高》已经成为了历史巨变中的锦绣篇章,永载史册。

《渔家傲·寄仲高》名句: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渔家傲·寄仲高》译文: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的汉语译文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名篇《登科后》的开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赴京赶考,历经艰辛的心境。孟郊想起自己离开山阴已经走了一万三千里,心中既有孤独寂寞之感,又有前进的坚定决心。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孟郊在外游历,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是与家人的联系却只能通过书信。他所写的家书虽然字字真挚,但是却有些许凄凉。在所寄的家书中,只有伤心流泪的哀愁,只有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却没有具体的信息。他知道,即使再快的邮递,书信的回应也已成为明年的事情。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孟郊还留下了祝福和询问的话语。他寄语红桥桥下的流水,希望它能够将他的心意带到远方,与他的兄弟团聚。他希望自己能够在那扁舟上与兄弟相聚,共话家乡之事,共叙友情之情。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孟郊意识到自己行遍天涯的岁月已经不少,年龄也渐渐增长。他坦然面对岁月留下的皱纹和鬓发星散,也审视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他因思念家乡而愁绪不胜,总是夜不能寐。在炊烟弥漫的茶馆里,他用茶水和烟雾来驱散内心的忧愁。

孟郊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在外游历的孤独和渴望,也表达了他深厚的思乡情感和兄弟友爱。这个题目也引导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是家乡,什么是友情,以及我们如何在异乡旅途中保持心中的纯粹和正直。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的含义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长期分离的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作者不知道故乡在哪里,但他却不断地想象自己穿越了无数的山和河流,一直行走了13000多里,才能到达他想去的地方。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这句话说明了虽然作者不断地写信给家人,但是他所表达的思念和眷恋,却无法填满纸面。他思念故乡的深度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流露出混合着眼泪的心声,但是因为距离的遥远,他的信件回到家中时,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他寄托着心灵的希望与信仰,希望他的亲人和兄弟们都能够平安无事。他也渴望能够坐上小船,在红桥桥下的水中,找到他也许永远无法遇到的兄弟们。但是他明白,这种愿望不管有多么强烈,却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活力,因为他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苦难,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已经变得非常老而虚弱了。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睡眠不足和憂愁的心理状态。虽然作者身处异乡,但是他并不能享受到充足的休息。他的心境和思绪总是在匆匆忙忙中跳动着,悄悄地细细品味着生命的奇妙和无常。他的头发中已经掺杂了一些茶烟的香味,这个香气或许可以让他心情平静下来,找到些许慰藉。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的翻译

Translation:

Where is Dongwang Shanyin? It is seventeen thousand miles round trip. Writing a letter home, but the paper is empty. Tears flow down, and the reply will only come next year. The message is sent to the water under the Hong Bridge. When will the flat boat come to find brothers? Having traveled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I am really getting old. Unable to sleep because of worries, a few strands of hair float in the tea smoke.

Article:

"Dongwang Shanyin" is a place that exists both in reality and in literature.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where the mountains are steep and the scenery is beautiful. In Chinese literature, Dongwang Shanyin is often used as a poetic place name, as it sounds mysterious and romantic.

The first line of the poem by Yuan Zhen, a poet from the Tang Dynasty, goes, "东望山阴何处是?" which means "Where is Dongwang Shanyin when I look from the east?" In the second line, he describes the distance between him and his hometown as "往来一万三千里" or "seventeen thousand miles round trip". This shows how far he is from home and how difficult it is to return.

Yuan Zhen's poem continues with him writing a letter home. However, he finds that he has nothing to say, and the paper is empty. He feels sad and sheds tears as he writes. When he receives a reply, it will be a year later. This conveys the sense of longing and homesickness that Yuan Zhen feels, as he is separated from his loved ones and un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s often as he would like.

In the next few lines, Yuan Zhen sends a message to the water under the Hong Bridge. This may refer to a specific bridge or river, as well as his desire to reunite with his friends. He wonders when he can take a flat boat and go find his brothers. Yuan Zhen has traveled far and wide, and he is getting old. However, his heart is still full of nostalgia and the hope that he will see his loved ones again.

As the poem comes to an end, Yuan Zhen mentions that he cannot sleep because of his worries. His hair has become grey, and he drinks tea to soothe his spirit. This shows how much the separation from his loved ones has taken a toll on him, and how much he misses his home.

In conclusion, "东望山阴何处是?" a poem by Yuan Zhen, portrays the feelings of a person who is far from home and longs for their loved ones. It describes the difficult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fear of losing connection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story of Yuan Zhen affirms the idea that no matter how far one travels, home remains the place where the heart truly belongs.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什么意思

东望山阴何处是?这是一句来自唐代杜甫的诗句,他用诗歌表达了远离家乡,思念亲友的感受。

在这首诗中,杜甫首先描述的是自己身处的地方,山阴,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感受。他写到自己往来的路途长达一万三千里,这种距离之远、时间之久,让他在往来的路途上,对家乡和亲友充满了思念之情。

杜甫接着写道自己给家人写的信,只能写满纸,而且还满是流淌的泪水。这种无法言语的痛苦和思念,更是给杜甫增加了无比的愁苦。

接下来,杜甫寄语了另一个地方,红桥桥下的水,这个地方代表着他的故乡。他希望自己的帆船能够早日找到兄弟们,一起分享彼此的情感和思念。

最后一句“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表达了当时杜甫的心情,他已经历了太多的辛酸和离愁,已经年老色衰,唯有喝茶抽烟来减轻思念和痛苦。

总之,这首诗以幽怨悲怀表达了离家之苦、思亲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苍凉和无助。它赋予了远离家园的人们一个励志,在漂泊和孤独之中,依旧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向往,砥砺前行。

“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汉语译文

“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的开篇句。这句诗意蕴深远,探讨了一个古代人物面对离别和归乡所产生的感情和思考。

陆游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写诗文也颇有造诣。他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风格,善于反映民情民俗,表达个人情感和体察时代风云。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深度思考。

在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陆游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追问山阴何处,记录了自己漫长的游历和流浪,感叹长年离家的艰辛和思念的煎熬。他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表达了自己对于思念的无奈和无尽的愁苦。

然而,陆游并没有沉溺于思念之中,而是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他希望能够早日与兄弟们相聚,一起分享经历和感受。他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表达了自己在长时间漂泊过后,依然保持坚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

陆游的这首诗作品不仅是对当时激动人心的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对内心感受的深切剖析。他的诗追求的是情感的真实性和精神的自由,是他所处时空背景下生命力量的具体呈现。如今我们读这首诗词,也能够感受到陆游那种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不屈追求。

《渔家傲·寄仲高》注释: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的注释

宋代陆游渔家傲·寄仲高的注释

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的一段重要时期,这段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其中,陆游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影响深远。

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渔家傲·寄仲高》,这首词曲风优美,意境深邃,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珍品。该作品的注释,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这首词的开头“江船水绿,山岸花红”,描绘的是江南春日的美景,景色如诗如画。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释中从诗歌结构、韵律、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对词的优美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其次,在《渔家傲·寄仲高》中,陆游表现出了浓郁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这让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对时代的一种反应。注释对这首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分析也是词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后,这首词的结尾“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被视为一段颇有哲理的黄粱美梦。在注释中,对这一句话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陆游的思想精髓。

总的来说,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是一首经典的词曲作品,它的韵律美、表现手法和内涵精髓都是研究宋代文学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注释,则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这首词曲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

猜你喜欢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2023-06-28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2023-06-28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2023-06-27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 ...

2023-06-27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2023-06-27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

2023-06-27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2023-06-26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 ...

2023-06-26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2023-06-23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2023-06-22

声明: 本站《渔家傲·寄仲高》由"不想他_"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